平凉崆峒:树荫下“侃”文明 楼道里“绘”家园 平凉 崆峒

清晨的阳光透过树荫,在平凉崆峒澳厦丽湾的小广场洒下斑驳光影。数十位居民围坐一堂,专注聆听志愿者讲解《平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。这“树荫下的文明课”,正悄然浸润着居民的心田。近日,平凉市崆峒区西郊街道广场社区开展“争做文明有礼崆峒人”主题活动,此情此景正是其中生动的一隅。

崆峒区西郊街道广场社区利用居民聚集的树荫空间,将抽象的文明理念化为可感可知的日常操作。讲堂内容紧扣《条例》解读,同时融入垃圾分类实操、邻里相处之道、文明养犬要点等居民关切话题,形式灵活生动。由社区职业者、道德模范、退休教师及老党员组成的“文明志愿讲师团”,以“身边人讲身边事”的亲切方式,娓娓道来文明真谛。

七旬的李大爷曾是小区乱扔烟头的“老烟民”。参加树荫讲堂的环境卫生主题课后,他不仅主动拾起刚丢弃的烟头,更成了社区控烟宣传的积极分子。他由衷感叹:“树下聊聊天,道理入心田。以前觉得是小事,现在懂了,干净整洁关乎大家的体面!”如今,树荫讲堂已惠及居民百余人次,如细雨般持续滋养着西郊街道广场社区的文明根基。

社区治理,重在细微。崆峒区西郊街道广场社区聚焦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,将每周五定为“楼道焕新日”,组织居民共同扮靓“家门口最终十米”。活动由社区党委牵头,党员示范引领,居民踊跃参与。从清理堆积杂物、铲除墙面张贴,到粉刷斑驳墙壁、布置文化墙,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邻里协作的温情与力量。

3号楼的刘阿姨带领邻居组成“粉刷志愿队”,让楼道焕然一新。她感慨道:“过去楼道堆满杂物,墙面污渍斑斑,看着就压抑。现在大家亲手清理干净,亮堂又整洁,上下楼心情都舒畅了!”今年以来,活动已覆盖西郊街道社区20余个单元楼道,昔日的脏乱角落蜕变为明亮整洁的公共空间。居民们在共同劳动中深化了归属感,“楼道畅通了,邻里心气更顺了”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。

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邻里温情尤为珍贵。崆峒区西郊街道社区创新举办“夸夸我的好邻居”故事会,为平凡善举搭建舞台,让温暖得以传递与放大。故事会鼓励居民主动发现、热诚讲述身边邻居的感人点滴。那些默默为独居老人买菜送药的身影、主动调解邻里纠纷的热心肠、长期义务维护楼栋安全的守护者……都在诚恳的讲述中被赋予了动人的光芒。

武装部家属院的高阿姨,十年如一日义务代收水费、巡查安全;卫生局家属院的孟爷爷,寒暑不辍维护楼道卫生与消防设施;三里塬平房区的退休党员李叔叔,坚持照料同院独居老人,代购药品、清理垃圾……一场场故事会,如一泓清泉,涤荡人心,将那些习以为常的微光汇聚成照亮社区的星河,推动200余户居民从“相见不相识”转变为“急难愁盼互帮衬”的温暖共同体,让“陌邻”真正走向“睦邻”。

崆峒区西郊街道社区精心构建“文明积分生态圈”,让无形的善举获得有形的回馈,形成“奉献-积累-激励-再奉献”的良性循环。居民参与前述活动及社区志愿服务、环境维护、善行义举等,均可按细则获得相应文明积分。积分累积到一定额度,可在社区“爱心银行”兑换实用生活用品或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优先权。

退休党员王阿姨是公认的“积分达人”,积极参与楼道清洁、文明劝导,主动调解邻里纠纷。当她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时,邻居们纷纷称赞其奉献灵魂。积分体系运行以来,西郊街道社区已登记有效文明行为数百项,数百位居民通过积分获益。小小积分,如同春风化雨,催生了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持久热诚,使文明行为从“要我做”内化为“我要做”,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源头活水。

平凉市崆峒区西郊街道广场社区以树荫课堂启迪想法,以楼道焕新凝聚力量,以邻里故事传递温度,以文明积分激发活力,让居民在参与中认同,在行动中养成,在互助中升华,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落细、落小、落实的鲜活路径。下一步,崆峒区西郊街道广场社区将持续深化群众性文明行为宣传,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操作站影响,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,将文明理念、常识与规范送入居民“家门口”,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,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。


来源:崆峒区融媒体中心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