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粳47号 宁粳73号水稻种子简介,催芽播种 宁粳43号大米特点

宁粳47号 宁粳73号水稻种子简介,催芽播种 宁粳43号大米特点

全生育期148天,较对照富源4号晚熟4天,属早中熟品种。

直播(保墒旱直播和播后上水)或插秧栽培。

保墒旱直播播种:种子晾晒1天后包衣晾干,4月初-4月10日播种,亩播量20-22.5kg。

该品种符合宁夏水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直播(保墒旱直播和播后上水)或插秧种植。

一、宁粳73号水稻品种基本信息

1、审定编号:宁审稻20230001。

2、作物名称:水稻。

3、品种名称:宁粳73号。

4、申请者: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。

5、育种者: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。

6、品种来源:宁粳28号/吉粳88//花114。

7、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宁夏水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直播(保墒旱直播和播后上水)或插秧种植。

二、特征特性

1、全生育期148天,较对照富源4号晚熟4天,属早中熟品种。

2、幼苗叶片直立,叶片深绿色,株型紧凑,株高99.7cm,茎秆粗壮,长势繁茂,分蘖力一般,半直立穗型,亩收获穗数27.1万,穗长18.9cm,每穗总粒数152粒,实粒数130粒,结实率85.2%,千粒重25.7g,谷粒椭圆偏长形,颖壳亮黄色,无芒。

3、2020-2021年抗病性接种鉴定: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.1,穗颈瘟损失率级别3.20,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感。

4、2022年农业农村部食质量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武汉)测定:糙米率83.9%,精米率77.9%,整精米率76.9%,粒长5.1mm,粒型(长宽比)1.9,垩白粒率11%,垩白度2.8%,直链淀粉17.7%,胶稠度70mm,碱消值级7.0,透明度1级,水分14.0%,色泽气味正常,达部标优质米2级。
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
1、直播(保墒旱直播和播后上水)或插秧栽培。

2、保墒旱直播 播种:种子晾晒1天后包衣晾干,4月初-4月10日播种,亩播量20-22.5kg。

3、施肥:氮磷钾比例为3:2:1,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8 kg。

4、结合最终一次整地,亩基施硫酸铵30kg、磷酸二铵15kg、氧化钾 6-8kg。

5、5月下旬亩追苗肥尿素8-10kg,6月初亩追分蘖肥尿素8-10kg,6月底7月初看苗追肥。

6、除草及防病:采用先封后杀除草,在灌头水前4小时内,用芽前封闭除草剂土表喷雾封闭后立即上水。

7、水稻3叶期田间保持浅水层,用茎叶喷雾除草剂防除杂草。

8、分蘖末期和抽穗初期(个别见穗)用“稻瘟净”或“三环唑”防治稻瘟病。

9、收获:9月下旬根据成熟度适时收获。

10、播后上水 播种:种子晾晒1天后包衣晾干,再将包衣的种子敷泥晾干,5月5日前播种上水,亩播量18-23kg(干种子)。

11、除草:在播种完、上水前4小时内,用芽前封闭除草剂土表喷雾封闭。

12、或播后上水3天后,保持浅水层用芽前封闭除草剂喷雾封闭。

13、上水后25-28天(水稻2叶1心,稗草3叶前),田间保持浅水层,用茎叶喷雾除草剂防除杂草。

14、施肥及管理:亩施纯氮不超过16kg,氮磷钾比例为3:2:1,基糵肥和穗肥比例为5:1,穗肥施量不可过大(纯氮≤2.6kg),中后期适度晒天以利稳根防倒。

15、防病:分蘖末期和抽穗初期(个别见穗)用“稻瘟净”或“三环唑”防治稻瘟病。

16、插秧栽培 育秧:4月10-20日育秧,亩播量200-350kg(以干种子计),播前种子用杀菌剂浸种2-3天,催芽播种,本着“见绿放风,控制灌水”的规则进行秧田管理。

17、插秧:5月10-25日插秧,行穴距27×10cm或30×10cm,每穴5-7株。

18、施肥: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5-17kg。

19、结合最终一次犁地,基肥亩施硫酸铵17kg、五氧化二磷7-8kg、钾肥4-5kg。

20、5月下旬苗肥亩追施尿素7-9kg,6月初分蘖肥亩追施尿素9-11kg,6月底7月初穗肥亩追施尿素5-7kg。

21、灌水:水层管理“两保两控”规则。

22、苗期-分蘖期保浅水,以利分蘖早生快发。

23、分蘖高峰期到幼穗分化始期控制灌水适度晒田,控制无效分蘖。

24、孕穗期到抽穗期保水层,以利长大穗和防障碍性冷害。

25、齐穗后控制灌水做到干湿结合,稳根防倒,促进灌浆。

26、除草及防病:采用先封后杀,即田浪平插秧前或插完秧后2天内用芽前封闭除草剂喷雾封闭。

27、水稻2叶1心、稗草3叶前用茎叶喷雾除草剂防除杂草。

28、分蘖末期和抽穗初期(个别见穗)用“稻瘟净”或“三环唑”防治稻瘟病。

29、收获:9月下旬根据成熟度适时收获。

四、产量表现

1、2020年区域试验6点均增产,增产点次率100%,平均亩产853.8kg,较对照富源4号增产6.6%,增产极显著。

2、2021年区域试验6点5增1减,增产点次率83.3%,平均亩产847.8kg,较对照富源4号增产11.1%,增产极显著。

3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50.8kg,平均增产8.9%。

4、2022年生产试验6点4增2减,增产点次率66.7%,平均亩产696.5kg,较对照富源4号增产3.4%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