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时刻表及养生指南
2023年三伏天具体时刻公布
2023年三伏天的时刻表已经出炉,你准备好迎接一年中最热的40天了吗?老话说“冬养三九,夏养三伏”,三伏天不仅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,也是养生防病的关键时期。今年三伏天具体分为:
– 初伏(一伏):7月11日—7月20日,共10天
– 中伏(二伏):7月21日—8月9日,共20天
– 末伏(三伏):8月10日—8月19日,共10天
从7月11日开始,全国将正式进入“蒸烤”模式,高温、高湿的“桑拿天”频繁出现,稍不注意就容易引发中暑、肠胃不适等难题。那么,怎样在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期间科学养生呢?
三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
很多人以为三伏天只需要防暑降温,其实不然!伏天更要防寒,这是为什么呢?夏季人体阳气旺盛,毛孔张开,如果过度贪凉,如长时刻吹空调、吃冷饮,反而会让寒邪入侵,导致感冒、关节疼痛等难题。
防寒小贴士:
1. 避免冷风直吹:空调温度别低于26℃,电扇不要对着头吹。
2. 护好关键部位:后颈、腹部、脚踝是寒气入侵的“门户”,记得穿长裤、披薄外套。
3. 饮食少贪凉:冰镇饮料、西瓜适量吃,多喝温水或姜枣茶驱寒暖胃。
三伏天吃什么最养生?
三伏天饮食讲究“清热解暑、健脾祛湿”,民间有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的说法,但具体该怎么吃呢?
推荐三类食物:
– 三肉:羊肉(驱寒)、鸡肉(补体力)、猪蹄(补维生素)
– 三瓜:苦瓜(清热)、丝瓜(化痰)、冬瓜(利尿)
– 三主食:饺子(开胃)、面条(发汗)、烙饼鸡蛋(营养均衡)
顺带提一嘴,绿豆汤、薏米粥也是消暑佳品,但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喝哦!
三伏天警惕4种高发疾病
高温湿热的环境容易诱发健壮难题,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需特别注意:
1. 中暑:头晕恶心时赶紧到阴凉处,补充淡盐水。
2. 肠胃炎:少吃剩菜、生冷食物,避免腹泻腹痛。
3. 热中风:老年人要多喝水,避免血液黏稠引发脑缺血。
4. 皮肤病:勤换衣物,保持皮肤干燥,预防湿疹、脚癣。
划重点:科学应对三伏天
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从7月11日持续到8月19日,共40天。这段时刻既要防暑降温,更要避免“寒邪入体”。合理饮食、适度运动、规律作息是关键。记住这些小技巧,让你轻松度过炎夏!
互动提问:今年三伏天你准备怎样养生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防暑妙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