晒场、农机、土地流转 阿勒泰市乡村振兴的“硬核”担当 农村的晒场土地性质

  今年以来,阿勒泰市聚焦乡村振兴,从解决农民“晒粮难”等急难愁盼难题入手,精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通过建晒场、补农机、促土地流转等一系列实招硬招,激活乡村进步动能,让农民腰包更鼓、笑容更甜,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生动铺展。

  8月5日,阿勒泰市广袤的田野上麦浪翻滚,农机轰鸣。在切木尔切克镇森塔斯村新建的3500平方米晾晒场等待投入使用,助力粮食颗粒归仓、丰产丰收。


建成的农作物晾晒场


  针对农民“晒粮难”难题,阿勒泰市水利局在切木尔切克镇森塔斯村投资建晒场项目,总投资65万元,项目建设内容包括3500平方米混凝土硬化晾晒场、围栏及路灯、地磅等配套附属设施,已于2025年5月建设完成。
切木尔切克镇森塔斯村村民喀买力·乌拉孜哈力说道:“以前晒粮食得找路边空地,怕雨怕灰,现在有了标准晒场,可帮了我们大忙。”


农户在驾驶通过惠农补贴政策购置的农机具开展田间作业


  今年以来,阿勒泰市财政局精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累计拨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882.755万元,补贴农机具662台,惠及农户482余户。“购置补贴政策让我们买得起大马力拖拉机,耕种效率翻了一番!”切尔克齐乡阿克吐木斯克社区农户何传军说道。


  顺带提一嘴,在阿勒泰市红墩镇连片的向日葵基地迎来丰收。通过盘活闲置土地,该镇成功流转乌图布拉克村、玛依阔勒特克村1465亩土地。红墩镇玛依阔勒特克村党支部书记灭勒沃提·阿达克介绍:“今年村集体通过流转增收8万元,资金将全部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和民生项目。”


  这些扎根大地的务实举措不仅让阿勒泰的乡村在丰收季结出了“致富果”,更播下了持续进步的“希望种”,阿勒泰市正以乡村振兴的生动操作,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共享进步成果,让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愿景在金山银水间不断照进现实。(阿勒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怡然 通讯员 孜依达什·热合曼 苏智磊)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